Linux-红帽认证 RHCSA-16-运行容器
文章详细介绍了容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中的管理工具(如podman、skopeo和buildah),并对比了容器与虚拟机的区别,强调容器通过共享主机操作系统内核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。文章还展示了如何使用podman命令管理容器,包括搜索、拉取镜像(podman pull)、运行容器(podman run)、查看运行状态(podman ps)、进入容器(podman exec)以及删除容器(podman rm)。此外,文章介绍了如何为容器配置持久存储(-v选项)和端口映射(-p选项),并通过systemd将容器配置为系统服务,实现开机自启和用户级服务管理(systemctl --user)。
Linux-红帽认证 RHCSA-15-管理存储堆栈
文章介绍了逻辑卷管理器(LVM)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,包括物理设备、物理卷(PV)、卷组(VG)和逻辑卷(LV)的创建与管理。LVM通过将物理设备初始化为物理卷(pvcreate),再将物理卷组合成卷组(vgcreate),最后从卷组中创建逻辑卷(lvcreate),提供了灵活的存储管理方式。文章还详细展示了如何使用命令如pvdisplay、vgdisplay和lvdisplay查看物理卷、卷组和逻辑卷的状态,以及如何删除逻辑卷(lvremove)。逻辑卷的挂载步骤与普通卷一致,需先格式化文件系统后再挂载使用。
Linux-红帽认证 RHCSA-14-基本存储存储设备管理
文章详细介绍了Linux中的分区方案(MBR和GPT)、创建分区、文件系统管理以及交换空间的管理。MBR分区方案适用于BIOS系统,支持最多四个主分区或三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,而GPT分区方案适用于UEFI系统,支持更多分区和更大的磁盘容量。文章还介绍了如何使用命令如lsblk查看块设备状态,parted创建和管理分区(如mklabel、mkpart、rm等),以及如何格式化文件系统(mkfs.xfs)和挂载分区(mount)。此外,还讲解了交换空间的概念及其创建和管理方法,包括使用mkswap格式化交换分区和通过swapon启用交换空间。
Linux-红帽认证 RHCSA-13-重置 root 密码
这篇文章讲解了如何在红帽系统中重置丢失的 root 密码。首先,通过重启系统进入救援模式,找到带有 rescue 选项的内核。然后按 e 编辑启动选项,修改启动项中的 `ro` 为 `rw rd.break`,并按 Ctrl + X 启动系统。在维护模式下,使用 chroot /sysroot 将根目录更改为 /sysroot,接着用 passwd root 修改 root 密码。为了确保 SELinux 正常工作,创建 .autorelabel 文件,强制系统在重启时重新标记文件安全上下文。最后,输入 exit 两次退出终端,重启系统后通过测试登录验证是否成功修改密码。
Linux-红帽认证 RHCSA-12-管理 SELinux
这篇文章介绍了 SELinux 的基本概念、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配置和管理 SELinux。首先,SELinux 是一种强制访问控制机制,通过安全上下文(包括用户、角色、类型和安全级别)来管理进程与资源的交互。然后,讲解了 SELinux 模式的切换,使用 getenforce 查看当前模式,使用 setenforce 临时切换模式,以及编辑 /etc/selinux/config 永久更改模式。接下来,介绍了如何使用 semanage 命令管理端口和文件的上下文,例如使用 semanage port -a -t http_port_t -p tcp 82 添加端口,使用 semanage fcontext 修改文件上下文,使用 restorecon 恢复默认上下文。最后,介绍了 SELinux 布尔值的设置,使用 setsebool 启用特定行为,例如允许 httpd 访问用户家目录。
Linux-红帽认证 RHCSA-11-访问网络附加存储
这篇文章介绍了 Linux 中的本地存储和网络存储系统。首先,XFS 和 ext4 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 默认支持的本地文件系统,其中 XFS 性能高且支持大文件,而 ext4 是较旧的文件系统的继承者。然后,文章讲解了如何使用 NFS 实现网络存储,首先需要安装 nfs-utils,使用 showmount -e 查看共享目录,利用 mount -t nfs 挂载远程目录。接着,介绍了 autofs 自动挂载,通过编辑 /etc/auto.master.d 和 /etc/auto.[demo] 配置文件,重启并启用 autofs 服务。最后,使用 ls 查看挂载目录,并注意 autofs 按需挂载。
Linux-红帽认证 RHCSA-10-配置 NTP 与用户密码过期时间
本文介绍了如何在RHEL 9中配置NTP和设置用户密码过期时间。首先,安装chrony软件包并编辑配置文件来配置NTP服务器,重启服务并设置为开机自动启动。然后,使用chronyc sources -v查看NTP服务器配置是否成功。接着,使用chage -l [用户名]查看用户的密码过期信息,并通过编辑配置文件来设置密码过期时间。
Linux-红帽认证 RHCSA-09-归档和压缩
本文介绍了Linux中的tar命令,涉及归档与压缩操作。tar命令用于创建、管理和提取存档文件,常用选项包括-c(创建存档)、-t(列出存档内容)、-x(提取存档)、-v(显示详细信息)、-f(指定文件)。归档操作如tar -cf [directory.tar] [directory]将目录归档为tar文件,tar -xf [directory.tar]将其提取到当前目录。压缩操作通过选项-z、-j和-J实现,分别用于gzip、bzip2和xz格式的压缩。例如,tar -czf [directory.tar.gz] [directory]将目录压缩为gzip格式的文件。
Linux-红帽认证 RHCSA-08-标准输入与输出、重定向、过滤器和管道
本文讲解了Linux的标准输入与输出、重定向、grep过滤器和管道的使用。标准输入为/dev/stdin,标准输出为/dev/stdout,标准错误输出为/dev/stderr。通过输入重定向符号<和输出重定向符号>、>>,可以将输入和输出从默认设备重定向到文件。例如,cat < [file]表示将标准输入重定向为[file],cat [file] > [File]将输出重定向为[File]。grep命令用于搜索文件内容,支持多种模式匹配,如grep "H" 查找含有"H"的行,grep "^H" 查找以"H"开头的行等。通过管道符号|,可以将一个命令的标准输出传递给下一个命令,像ls -al /etc | more可以分页显示/etc中的文件列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