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分区方案

1、MBR 分区方案

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导记录(MBR)分区方案是运行 Basic Input/Output System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(BIOS)固件的系统上的 标准方案。使用MBR分区的磁盘的大小最多可达 2 TiB。

此方案支持最多四个主分区三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(带有 12 个逻辑分区)。扩展分区下又可以继续创建逻辑分区。扩展分区它本身不直接存储数据,而是作为一个容器,用于容纳逻辑分区。而逻辑分区可以用来存储。

2 TiB磁盘和分区大小限制目前是常见的限制性限制。因此,传统的 MBR 方案已被 GPT 分区方案取代。

TAZ0UBHi-1.png

2、GPT 分区方案

GUID Partition Table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(GPT)分区方案对于运行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(UEFI)固件的系统,GPT 是磁盘分区的标准,解决了 MBR 方案的限制。GPT 最多可提供 128 个分区,支持 80 亿 TiB 的分区和磁盘。

相较于 MBR,GPT 分区提供了额外的功能和优势。GPT 使用全局唯一标识符(GUID)来识别每个磁盘和分区。GPT 使分区表变得冗余,主要 GPT 位于磁盘的开头,备份次要 GPT 则位于磁盘的末尾。GPT 使用校验和来检测 GPT 头和分区表中的错误。

TAZ0UBHi-2.png

二、创建分区

lsblk :以树形结构显示所有块设备的状态

TAZ0UBHi-3.png

parted :分区编辑器,可以使用 parted [设备文件路径] [命令1] [命令2] [命令3]... 取 [设备文件路径] 后接子命令的方式;也可以使用 parted [设备文件路径] [命令1] [命令2] [命令3] 进入分区引导后一次输入一个或多个子命令的方式

parted [/dev/vdc] :管理 [/dev/vdc] 硬盘

TAZ0UBHi-4.png

(parted) print :打印当前硬盘信息

TAZ0UBHi-5.png

(parted) unit [s] :修改显示单位大小为扇区 [s](可改为 s、B、MiB、GiB、TiB、MB、GB、TB)

TAZ0UBHi-6.png

1、创建 MBR 分区

(parted) mklabel [msdos] :将硬盘分区创建为 [MBR]

TAZ0UBHi-7.png

(parted) mkpart :创建新分区

  • [primary]/[extended] :选择创建分区为 [主分区]/[扩展分区]
  • [xfs] :选择分区格式为 [xfs](要列出受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可使用 parted [/dev/vdc] help mkpart
  • [1MB] :选择分区在硬盘中的起始位置(如果是创建的第一个分区最好设置为 1MB,原因感兴趣可以自行了解)
  • [1000MB] :选择分区在硬盘中的结束位置

parted /dev/vdc mkpart primary xfs 1MB 1000MB :不使用交换模式直接创建

TAZ0UBHi-8.png

rm [1] :删除 [1] 号分区

TAZ0UBHi-9.png

2、创建 GPT 分区

(parted) mklabel [gpt] :将硬盘分区创建为 [GPT]

TAZ0UBHi-10.png

(parted) mkpart :创建新分区

  • [gpt1] :分区名设置为 [gpt1]
  • [xfs] :选择分区格式为 [xfs](要列出受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可使用 parted [/dev/vdc] help mkpart
  • [1MB] :选择分区在硬盘中的起始位置(如果是创建的第一个分区最好设置为 1MB,原因感兴趣可以自行了解)
  • [1000MB] :选择分区在硬盘中的结束位置

parted /dev/vdc mkpart gpt1 xfs 1MB 1000MB :不使用交换模式直接创建

TAZ0UBHi-11.png

三、创建文件系统

mkfs.[xfs] [/dev/vdc1] :将 [dev/vdb1] 格式化为 [xfs] 文件系统(可选择其他文件系统)

TAZ0UBHi-12.png

mount [/dev/vdc1] [/tmpmnt] :将 [dev/vdb1] 临时挂载到 [/tmpmnt]

TAZ0UBHi-13.png

vim /etc/fstab :永久挂载文件系统

TAZ0UBHi-14.png

mount -a :挂载 /etc/fstab 文件中定义的所有文件系统

TAZ0UBHi-15.png

三、管理交换空间

1、swap 交换空间概述

物理内存(RAM)已满时,系统会将内存中的不活动页面将移到交换空间。虽然交换空间可以帮助具有少量 RAM 的计算机,但不应将其视为更多 RAM 的替代品。

交换空间位于硬盘驱动器上,其访问时间比物理内存要慢。交换空间可以是专用的交换分区(推荐)、交换文件,或者交换分区和交换文件的组合。

过去数年,推荐的 swap 空间会随系统中的 RAM 量增加而线性增大。然而,现代系统通常包含了成百 GB 内存。因此,推荐的交换空间被视为系统内存工作负载的功能,而不是系统内存的功能。

(现在很多手机也有类似于交换空间的功能,通过 ROM 来换取 RAM,下面是博主自己手机内存扩展功能的截图)

TAZ0UBHi-16.png

2、创建交换分区

parted [/dev/vdc] mkpart [swap1] linux-swap [1000MB] [2000MB] :在 [/dev/vdc] 创建一个名为 [swap1] 大小 [1000MB] 的交换分区

TAZ0UBHi-17.png

mkswap [/dev/vdc2] :将 [dev/vdb2] 格式化为交换分区

TAZ0UBHi-18.png

vim /etc/fstab :永久挂载交换空间

TAZ0UBHi-19.png

swapon -a :挂载 /etc/fstab 文件中定义的所有交换分区

TAZ0UBHi-20.png